党校是锻造理想信念的融入,也是德才兼备的平台和摇篮。用什么样的干部才能引领大众,担当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复兴大业,是和平时期认真深思的事。战斗英雄是时代的践行者也是历史生动的教科书。天津党校将尚在人世的战斗英雄请上讲台,让师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不仅是教学方式的丰富变化也是践行“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爱护英雄”的具体体现。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担当的人讲担当不只是一句专业术语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英烈的现身说法和战斗精神不是其它行业的专家模范能取代的。
11月13日,按照鸿忠书记关于落实干部进军营、军人进党校相关工作的指示精神,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特邀老山战役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的当代著名诗人、作家、音乐家史光柱和“一等功臣”、全军军事理论专家、陆军陆航研究所研究员胡国桥大校作“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重任”主题报告。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副院长赵晓呼主持报告会。
史光柱深情回顾了同战友们一起浴血奋战的经历。在老山战役中,他英勇顽强,负伤4次、重伤8处、双目失明,仍坚持指挥战斗,抱着必死的决心带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圆满完成作战任务。史光柱介绍,按照规定,负伤的战士可以转移到后方医院治疗,但是他的身边没有一名战士这样选择,大家用生命诠释了勇敢和担当,用生命践行了报效祖国和保卫边疆的誓言,张大权、黄秀峰、王龙贵……年轻的生命长眠在了麻栗坡烈士陵园。战后,史光柱依靠顽强的毅力,克服亲人亡故、弟弟年幼等许多困难,成为中国首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创作了《山》《我是军人》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他的传奇经历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学员。
胡国桥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参军、上前线的经历,向大家展示了一系列珍贵的老照片和旧影像资料,“出征遗书”“壮行酒”“无名英雄”“光荣弹”“战友系列视频”……为大家清晰勾勒出既朴实无华又果敢坚毅的前线军人形象。他还特别向大家诵读了在战场上收到的家书,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无私奉献的情怀让学员们闻之动情、泪湿沾巾。
赵晓呼高度评价了两位战斗英模的先进事迹,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这些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奋不顾身的英雄们,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是激励我们干事创业、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后校院将加大国防教育力度,抓实“干部进军营、军人进课堂”活动,进一步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
报告会持续3个多小时,秩序井然、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109期局级干部进修班、第75期处级干部进修班、第55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第42期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和第6期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专题班全体学员,以及校院教务处(公务员培训处)、进修部学员工作处共350余人参加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