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所做诗词甚多,他不仅在临窗伏案时,而且在戎马倥偬间,也是不辍吟哦或默诵,于日里万机之余,常沉浸在诗词艺术的氛围中。我们从其诗词作品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更能领略到领袖作为普通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毛体,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书法体系,其奔放、纵横驰骋、笔墨潇洒淋漓的书法形式,成为中国书法之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毛泽东是中国书法界公认的20世纪的书法大家,其独特的“毛体”书法艺术已为世人所公认,在中国,毛体是人们最为熟悉、阅读人数和阅读次数最多、出版印刷和发行次数最多的一种书法,经典的“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看过并知道是谁的作品。毛体书法艺术是留给世人的宝贵文化遗产。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书法,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毛体书法是以行草为主,布局严谨,用笔恣肆,浑然天成,遒劲刚健,纵逸奔放,大气磅礴,刚劲挺拔,苍劲有力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书法艺术。毛泽东的狂草也是毛体书法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毛体书法章法纵横驰骋,笔墨潇洒淋漓。毛泽东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和怀素《自叙帖》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笔画都较细圆;二是字形都较大;三是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写法;四是“神”上很相似。毛泽东热爱怀素的狂草,但他又不拘泥于此,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骨神兼备自成一家的“毛体”,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有三个坚实的支撑点:一是创新精神,二是天纵自然,三是豪雄之气。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真正的毛体书法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毛体书法也主要是指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书法作品。
毛体
当代影响
毛体书法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各种关于毛体书法艺术的书籍、字画出版发行,在许多地方还成立了专门研究毛体书法的学会、研究会、艺术馆、创作中心等。还有很多毛体书法的专业网站,有专门毛体字库等等。中国第一本毛体书法字帖在襄樊出版,字帖是由襄樊市两名毛体书法爱好者编写的。包括临习准备、用笔、结体、章法和毛体书法欣赏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2007年9月9日在韶山纪念毛主席逝世31周年活动中,中国韶山网和湖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携手合作,推出首届全国毛体书法家评选活动,以弘扬毛泽东书法艺术,确立毛体书法的历史地位为目的,利用中国韶山网这一网络前沿时尚媒体推介毛体书法家,造就毛体书法新人。通过毛体书法万里行的方式,在韶山起航,从南到北,从城市到农村,从地方到北京,走进了十一个省市,产生了较大影响。
首届全国毛体书法家评选活动先后有湖南、湖北、陕西、安徽、辽宁、江西等省级毛体书法协(研究)会加盟协办,参评选手遍及30多个省市,年龄跨度从20多岁到90多岁,其中不乏优秀女毛体书家参评,在海选、晋三十、晋十的渐进评选过程中评选出全国百佳、三十佳和十佳(李奕明、李岐海、刘三民、高明柱、辛敏延、娄世忠、秦文采、姜林、王远林、郭玉明、翟德泉).
首届全国毛体书法家评选活动于纪念毛泽东主席诞生115周年之际在北京降下帷幕,毛主席孙子毛新宇博士和夫人刘滨女士及数位毛家亲人,左权将军女儿左太北女士等参加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毛体书法排行榜颁奖大会并给十佳作者颁奖,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经视、中国韶山网等21家媒体与会报道。
其他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和推广,如梅楚安、任义祥、蒋宝山、李金铎、贺惠邦、朱龙、李静、八桂山人,等毛体书家等也被很多人知晓。
三大红色网站之一的中国韶山网自2004年征集111幅毛体书法作品纪念毛主席111华诞开始,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在每年一度的纪念主席祭辰和生辰活动中,由一个人挥一米大笔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现场书写毛体书法作品,到组建毛体四人组合,联手创作毛体书法百米长卷;从在韶山向公众展示毛体书法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布展……不断推陈出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高雅艺术既登堂入室又普及大众。将毛体书法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到了个新的高度。
在2005年12月28日,湖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成立并在长沙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省各地的会员代表48人出席了会议。
在2006年7月2日至3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丹阳市人武部、丹阳市委宣传部和陕西毛泽东书画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郭小林毛体书法展》在丹阳市举行。
2009年是新中国60华诞,研习毛体长达60多年的毛体书法家郭文章策划并实施了“560工程”,即以研习60多年根于毛体又有创新的行草在60米长卷上,书写了60首闪烁着中国革命足迹的毛泽东诗词,并精心镌刻了60方寿字,组成一大寿字,置于长卷之首,完成了一位毛体书法家的宿愿,向新中国60大寿献了一份厚礼。这个长卷在军博举行的祖国万岁书画展隆重展出,受到新华社等媒体和观众的极大关注。成为毛体书法事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第二届全国毛体书法家评选活动活动于2009年6月25日纪念毛主席1959年回韶山50周年“穿越三重门”活动时在韶山正式启动。活动历时近二年,新的毛体书法百佳、三十佳和十佳即将选出。
邮电部于1967年发行了毛主席诗词邮票,该票现在十分珍贵!
邮票志号:文7
邮票名称:毛主席诗词
英文名称:W7 Poems of Ch...
发行日期: 1967-10-01
全套枚数: 14
整张枚数:(1)28(4×7)(2)(3)(13) 35(5×7)(4)-(7)50(5×10)(8)(9) 45(3×15)(10)-(12)(14)50(10×5)
齿孔度数:(1)-(3)(8)(9)(13)P11(4)-(7)(10)-(12)(14)P11.5
印刷版别:(1)影写版 (2)-(14)影雕套印
设计者:孙传哲
制厂:北京邮票厂
雕刻者:(2)(3)(5)(11)(14)孔绍惠(4)(7)(12)高品璋(6)(8)(9)(10)(13)孙鸿年 摄影者:(1)吕厚民
背面刷胶:[G]
备注:发行日期(1968.5.1):(2) 《沁园春·长沙》(3) 10分 《满江红·和郭沫若》(5) 8分 《忆秦娥·娄山关》(8) 4分 《七律·长征》(11) 8分 《浪淘沙·北戴河》(11) 《浪淘沙·北戴河》(13) 《水调歌头·游泳》(14) 《菩萨蛮·黄鹤楼》 发行日期(1967.10.6):(9) 《清平乐·六盘山》(12) 《清平乐·会昌》
图序 图名 面值 发行量 规格
(1) 毛主席在工作 10分 1000万枚 54mm×40mm
(2)《沁园春·长沙》 10分 700万枚 54mm×40mm
(3)《满江红·和郭沫若》 10分 700万枚 54mm×40mm
(4)《沁园春·雪》 8分 1000万枚 62mm×26mm
(5)《忆秦娥·娄山关》 8分 1000万枚 62mm×26mm
(6)《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8分 1000万枚 62mm×26mm
(7)《采桑子·重阳》 8分 1000万枚 62mm×26mm
(8)《七律·长征》 4分 1000万枚 81mm×20mm
(9)《清平乐·六盘山》 4分 1000万枚 81mm×20mm
(10)《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8分1000万枚 31mm×52mm
(11)《浪淘沙·北戴河》 8分 1000万枚 31mm×52mm
(12)《清平乐·会昌》 8分 1000万枚 31mm×52mm
(13)《水调歌头·游泳》 8分 1000万枚 54mm×40mm
(14)《菩萨蛮·黄鹤楼》 8分 1000万枚 31mm×52mm
【1】毛主席在工作
【2】沁园春·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1923年起,毛泽东组织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安源路矿工人、长沙泥木工人等一系列罢工运动,并在党内逐步得到重用。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正准备大有作为。1925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毛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词大概是离长沙时所作。
【3】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963年1月9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郭沫若原词: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
真金在,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注释:
这首词,自1964年初纪念毛泽东七十诞辰发表以来,就被说成是写中苏论战的。
1962年是中共的多事之秋。国外,美国上来一个雄心勃勃的肯尼迪,宣称要支持所有朋友,反对一切敌人。年初,美军顾问进入了越南。中国的另一个有麻烦的邻居印度,则被肯尼迪称为落后国家的“民主橱窗”,并多次公开指出,美国必须帮助印度,让它成为亚非国家的榜样,使它们不至于向中国学习。台湾也派遣了多支武装小分队在沿海各地登陆骚扰。但是,在中共内部,争论最多的,还是与苏共的关系。毛泽东坚持要“反帝反修”一起来,于是两党越闹越僵。
在苏共于1961年10月的二十二上大通过了新党章后,两党矛盾急剧上升。在1962年一年里,双方利益或观点激烈冲突的事件就有:伊犁动乱;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同意与美英商谈防止核扩散协议;中印边境冲突;撤走援华专家;催讨朝鲜战争时的军火贷款;中苏边境冲突;东欧五国在它们的党代会上点名围攻中共。苏联报纸也开始批判中共。
中共在1962年底开始反击,在报上痛骂意大利、法国和印度的共产党。但是正式向苏共叫阵,则是1963年7月14日苏共公布了给全体党员的公开信以后的事。“九评”的第一篇要到9月6日才发表,比这首词的日期晚得多。
【4】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自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注释:
作法:这词的“成吉思汗”和《十六字令》的“离天三尺三”,一个不是汉名,一个是直接引用民谣,都不必拘守平仄。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前156—前1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创业皇帝。
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来蒙古在1271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10月7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5】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1935年1月16日至18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2月5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功四川土城。没料到四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2月26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这首词,应该是作于2月26日左右。
【6】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1961年9月9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7】 采桑子·重阳 1929年10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1929年的重阳是10月11日。
1929年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8】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这首诗和《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
五岭逶迤腾细浪:大庾(yǔ宇)、骑田、萌渚(zhǔ煮)、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沿这四省边境的五岭山道,越过敌人封锁线,向西进军。“腾细浪”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只像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
乌蒙磅礴: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磅礴”,气势雄伟。
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县之间的一段。江的两岸,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云崖”)。中央红军在云南省禄劝县西北的绞车渡(又称绞平渡)渡过金沙江的时候,是1935年5月,所以说“云崖暖”。本句“水拍”原作“浪拍”。作者自注:“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已改为“水拍”。
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两省交界处的果洛山。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水势陡急,曲折流至四川省乐山县,入岷江。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形势险要。桥长约30丈左右,用十三根铁索组成,上铺木板。中央红军在1935年5月下旬到达泸定桥,当时桥板已被敌人拆掉,红军先头部队的英雄战士在对岸敌人的炮火中攀缘着桥的铁索冲了过去,夺得此桥。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边境。岷山的南支和北支,有几十座山峰海拔超过四千五百米,山顶终年积雪,称为大雪山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
【9】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红旗:1957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1961年9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该年10月7日的《光明日报》。
【10】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本句是说南京突然遭到了革命暴风雨的袭击。苍黄兼有变色的意思。这是修辞上的所谓“双关”。
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这里改变了这种说法,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孙子兵法·军争篇》有“围师必阙(网开一面之意),穷寇勿迫”。
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秦朝末年,项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刘邦(后来的汉高祖)同时起兵反秦。刘邦先据秦都咸阳拒项羽。项羽歼灭了秦兵主力,拥四十万大军入咸阳。鸿门宴上,他听了项伯的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没有杀刘邦。后来刘邦项羽血战连年,终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双方士兵为和平连呼万岁。项羽守约退兵,刘邦却立即背信弃义地围攻项羽于垓下,他的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尸为五。事迹见《史记·项羽本纪》。这里是说应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上句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身受反动派压迫的人民,自然要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业。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古代神话: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葛洪《神仙传·麻姑》)。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
【11】浪淘沙·北戴河 1954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一切都过去了,一种新的美已经诞生。这就是本篇主旨。
1954年夏天,毛泽东在北戴河林木葱茏、气候宜人的海滨胜地一边休养,一边工作。一天,海面狂风骤起,暴雨斜飞,怒浪排空,他突发去中流击水之想。身边的警卫人员以风浪太大为由,尽力劝阻,毛泽东却满怀豪情地说: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他坚持下海,在滔天白浪中尽兴畅游了一个小时。上岸后到了寓所,他仍意犹未尽,以雄浑沉郁之情泼墨挥毫,一气呵成这首壮美与缅怀之诗。
【12】清平乐·会昌 1934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注释:
1934年夏,形势非常危急。红军在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中处处失利,同时党内左顷冒险主义占领指挥权,毛泽东被实际上架空了权力,毛的正确意见得不到采纳。面对敌人的步步进逼,面对自己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面对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根据地在一天天缩小。毛泽东仍然保持良好的心态:风景这边独好!
这首词,毛泽东曾有注云“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人)“三人团”领导。毛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酒后毛泽东喟然长叹,“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八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说时竟凄然泪下。(龚楚《我和红军》)
【13】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水调歌头:词牌名,水调本为一曲子,歌头是曲子开头部分。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三国吴孙皓时欲从南京迁都到武昌,民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子在川上曰:《论语·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指时间如河水飞逝。
一桥飞架:指武汉长江大桥,该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桥梁,是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于1955年开工,1957年建成通车。当时正在施工中,故属“宏图”。
西江石壁:指计划中的长江三峡大坝。
巫山云雨:巫山有神女峰。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神女说她“旦为行云,暮为行雨。”
1956年6月1日,毛泽东从武昌游过长江到达汉口。6月3日,第二次游过长江,从汉阳穿过长江大桥桥洞到武昌。4日,第三次游过长江,也是从汉阳到武昌。
【14】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称为菩萨蛮。
1927年4月11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5月21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十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4月27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毛泽东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把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湖南。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